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更新时间:2017-08-06
点击次数:3558
              今天早上(8月4日),科技日报正式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布201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2017年国家杰青正式出炉。
和往年一样,今年建议资助的国家杰青共有200人,来自96家单位的科学家入选。作为和长江学者一样备受关注的人才,每年的杰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今年的结果也必然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竞争激烈的国家杰青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1994年,鉴于当时的人才断层情况,刚从海外归国不久的年轻学者陈章良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建议设立支持科学家自主选题、自由探索的“总理基金”,后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4年*入选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经过23年的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科技人才资助项目,几乎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国家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每年的资助率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从往年来看,入选国家杰青建议资助人名单后,一般只会有1到2人被刷下,绝大多数将入选zui终名单。2016年建议资助200位国家杰青中仅有2人没能zui终通过,198人入选zui终名单。
96家单位200人入选
对2017年国家杰青的入选情况进行统计,本年度共有200位申请人入选建议资助名单。这些科学家来自96家科研单位,包括各大名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
从名单可以发现,200名新科杰青获得者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22名,研究员74名,工程师1名;另有3名副教授,分别来自北大和清华;
从性别来看,男性获得者占优势,高达176名,而女性则只有24名。
从国别上看,200人均来自中国,没有其他国家科学家入选。
从入选者所在单位来看,北京大学入选人数zui多,达到17人,遥遥其他高校。清华大学入选13人,紧随其后。复旦大学入选11人,浙江大学入选9人,中科大入选8人,以上五所高校入选人数都达到8人以上。此外,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都入选4人,表现不俗。
总体来看,相比前几年,今年的国家杰青获得者更多地集中在各大名校和中国科学院,不少985、211高校以及大多数地方高校甚至一个也没有。此外,今年的杰青更加在东部地区科研单位集中,很多中西部省份科研单位一个也没有,而这种现象已经连续出现多年,不得不令人关注和思考。
201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
序号  | 申请人  | 性别  | 学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领域  | 依托单位  | 所在国别(地区)  | 
1  | 刘若川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  | 北京大学  | 中国  | 
2  | 连增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无穷维动力系统的遍历理论  | 四川大学  | 中国  | 
3  | 雷震  | 男  | 博士  | 教授  | 偏微分方程  | 复旦大学  | 中国  | 
4  | 刘思齐  | 男  | 博士  | 教授  | 可积系统及其应用  | 清华大学  | 中国  | 
5  | 丁龙云  | 男  | 博士  | 教授  | 描述集合论  | 南开大学  | 中国  | 
6  | 郑伟英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中国  | 
7  | 吕海宝  | 男  | 博士  | 教授  | 智能材料与结构力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  | 
8  | 柯燎亮  | 男  | 博士  | 教授  | 功能材料与结构力学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  | 
9  | 王宏涛  | 男  | 博士  | 教授  | 新型材料的力学问题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0  | 陈小前  | 男  | 博士  | 教授  | 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11  | 刘应征  | 男  | 博士  | 教授  | 先进实验流体测量方法与技术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12  | 袁业飞  | 男  | 博士  | 教授  | 黑洞相对论性吸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13  | 李菂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型射电望远镜巡天及星际介质演化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中国  | 
14  | 吴雪峰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高能时域天文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中国  | 
15  | 冯济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电子结构计算和材料物性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6  | 周树云  | 女  | 博士  | 教授  | 表面、界面和低维系统的电子结构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7  | 王浩华  | 男  | 博士  | 教授  | 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8  | 彭良友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强场现象与阿秒物理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9  | 傅立斌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条件下原子分子系统的含时动力学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中国  | 
20  | 蔡庆宇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量子信息与黑洞信息丢失问题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中国  | 
21  | 黄吉平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复杂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功能控制  | 复旦大学  | 中国  | 
22  | 曹庆宏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理论粒子物理  | 北京大学  | 中国  | 
23  | 黄梅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强耦合夸克物质性质和量子色动力学相结构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24  | 岳骞  | 男  | 博士  | 工程师  | 高纯锗探测器稀有事例探测实验  | 清华大学  | 中国  | 
25  | 江海龙  | 男  | 博士  | 教授  | 功能配合物化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26  | 张新波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无机材料化学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27  | 熊宇杰  | 男  | 博士  | 教授  | 无机固体的制备化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28  | 邓亮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有机金属化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29  | 汤文军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催化不对称合成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30  | 陈弓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复杂糖肽化合物的有机合成和化学生物学研究  | 南开大学  | 中国  | 
31  | 周剑  | 男  | 博士  | 教授  | 不对称催化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  | 
32  | 张文雄  | 男  | 博士  | 教授  | 金属有机化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  | 
33  | 侯军利  | 男  | 博士  | 教授  | 功能有机超分子化学  | 复旦大学  | 中国  | 
34  | 陈雪波  | 男  | 博士  | 教授  | 理论和计算光化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  | 
35  | 马丁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催化化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  | 
36  | 金盛烨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超快光谱与动力学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37  | 邹勃  | 男  | 博士  | 教授  | 高压超分子物理化学  | 吉林大学  | 中国  | 
38  | 江颖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单分子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和调控  | 北京大学  | 中国  | 
39  | 王栋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表界面分子组装与反应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40  | 赵新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二维高分子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41  | 吴德成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生物医用高分子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42  | 程义云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高分子载体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  | 
43  | 刘明杰  | 男  | 博士  | 教授  | 高分子复合凝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  | 
44  | 黄卫华  | 男  | 博士  | 教授  | 单细胞分析  | 武汉大学  | 中国  | 
45  | 张丽华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复杂生物样品分离分析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46  | 汪乐余  | 男  | 博士  | 教授  | 纳米探针与成像分析  | 北京化工大学  | 中国  | 
47  | 张凡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  | 复旦大学  | 中国  | 
48  | 聂舟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  | 湖南大学  | 中国  | 
49  | 梁高林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生物成像分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50  | 邢华斌  | 男  | 博士  | 教授  | 化工分离过程  | 浙江大学  | 中国  | 
51  | 初广文  | 男  | 博士  | 教授  | 超重力反应器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学  | 中国  | 
52  | 尹双凤  | 男  | 博士  | 教授  | 工业催化  | 湖南大学  | 中国  | 
53  | 要茂盛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生物气溶胶  | 北京大学  | 中国  | 
54  | 杨财广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蛋白质功能的化学干预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  | 
55  | 蔡磊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真菌资源、分类与系统演化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中国  | 
56  | 戴俊彪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微生物合成生物学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中国  | 
57  | 沈锡辉  | 男  | 博士  | 教授  | 微生物环境适应机制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  | 
58  | 肖仕  | 男  | 博士  | 教授  | 植物低氧感受与信号转导  | 中山大学  | 中国  | 
59  | 秦跟基  | 男  | 博士  | 教授  | 植物叶片发育的保守转录调控机制  | 北京大学  | 中国  | 
60  | 张全国  | 男  | 博士  | 教授  | 进化生态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  | 
61  | 高宁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高分辨冷冻电镜结构研究  | 北京大学  | 中国  | 
62  | 王艳丽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蛋白质-核酸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63  | 陈玲玲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长非编码RNA的代谢与功能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  | 
64  | 李海涛  | 男  | 博士  | 教授  | 组蛋白修饰及其生物学意义  | 清华大学  | 中国  | 
65  | 李晴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染色质复制和表观遗传信息传递  | 北京大学  | 中国  | 
66  | 单革  | 男  | 博士  | 教授  | 非编码RNA在遗传信息表达中的调控功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67  | 徐平龙  | 男  | 博士  | 教授  | 细胞质核酸识别和疾病机制  | 浙江大学  | 中国  | 
68  | 胡小玉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免疫调节分子及相互作用  | 清华大学  | 中国  | 
69  | 禹永春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发育神经生物学  | 复旦大学  | 中国  | 
70  | 陈莉莉  | 女  | 博士  | 教授  | 口腔组织工程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  | 
71  | 余佳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造血细胞发育调控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中国  | 
72  | 颉伟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  | 清华大学  | 中国  | 
73  | 朱健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发育生物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  | 
74  | 朱艳  | 女  | 博士  | 教授  | 作物栽培  | 南京农业大学  | 中国  | 
75  | 孔凡江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大豆分子遗传学与分子育种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中国  | 
76  | 王桂荣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昆虫化学生态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中国  | 
77  | 吴俊  | 女  | 博士  | 教授  | 果树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  | 南京农业大学  | 中国  | 
78  | 胡薇  | 女  | 博士  | 教授  | 兽医寄生虫学  | 复旦大学  | 中国  | 
79  | 张永安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鱼类先天免疫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中国  | 
80  | 王永华  | 女  | 博士  | 教授  | 酶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  | 
81  | 邬光剑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亚洲粉尘与冰冻圈环境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中国  | 
82  | 侯立军  | 男  | 博士  | 教授  | 河口环境过程与生态效应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  | 
83  | 张扬建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高寒生态系统与变化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  | 
84  | 彭新华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土壤物理学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中国  | 
85  | 杨必胜  | 男  | 博士  | 教授  | 广义点云多细节层次三维建模理论与方法  | 武汉大学  | 中国  | 
86  | 葛咏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地理空间统计学方法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  | 
87  | 樊隽轩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定量地层学、定量古生物学与定量古地理学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中国  | 
88  | 杨晓志  | 男  | 博士  | 教授  | 高温高压实验地球科学  | 南京大学  | 中国  | 
89  | 陈华勇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矿床学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90  | 杨石岭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风尘沉积与古环境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91  | 张拴宏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晚前寒武纪大地构造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 中国  | 
92  | 冯世进  | 男  | 博士  | 教授  | 工程地质学  | 同济大学  | 中国  | 
93  | 胡兆初  | 男  | 博士  | 教授  | 地球化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  | 
94  | 汤艳杰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地幔地球化学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95  | 程和发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环境地球化学  | 北京大学  | 中国  | 
96  | 潘波  | 男  | 博士  | 教授  | 环境地球化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中国  | 
97  | 张怀  | 男  | 博士  | 教授  | 计算地球动力学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  | 
98  | 段安民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海气自然变率影响青藏高原热源的过程和机理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99  | 黄伟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大气气溶胶成核机理研究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100  | 丁爱军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大气复合污染中的物理与化学过程相互作用  | 南京大学  | 中国  | 
101  | 杨*  | 男  | 博士  | 教授  |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02  | 孙阳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磁性材料与器件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103  | 朱铁军  | 男  | 博士  | 教授  | 热电能量转换材料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04  | 陈星秋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合金计算设计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  | 
105  | 车仁超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金属材料显微结构与吸波性能  | 复旦大学  | 中国  | 
106  | 殷小玮  | 男  | 博士  | 教授  | 高温宽频吸波结构型陶瓷基复合材料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  | 
107  | 吴迪  | 男  | 博士  | 教授  | 钙钛矿异质结构与原型器件  | 南京大学  | 中国  | 
108  | 康振辉  | 男  | 博士  | 教授  | 碳量子点的催化特性  | 苏州大学  | 中国  | 
109  | 杨化桂  | 男  | 博士  | 教授  | 光化学能转换功能材料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  | 
110  | 胡勇胜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钠离子电池材料研究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111  | 步文博  | 男  | 博士  | 教授  | 稀土功能材料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  | 
112  | 沈志豪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基于液晶高分子的功能材料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13  | 董焕丽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  | 
114  | 王浩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医用高分子材料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中国  | 
115  | 周绍兵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  | 
116  | 张吉雄  | 男  | 博士  | 教授  | 充填开采与岩层控制  |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  | 
117  | 黄中伟  | 男  | 博士  | 教授  | 油气井流体力学与工程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  | 
118  | 焦树强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电化学冶金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  | 
119  | 张立峰  | 男  | 博士  | 教授  |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基础研究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  | 
120  | 张显程  | 男  | 博士  | 教授  | 机械结构强度学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  | 
121  | 姜潮  | 男  | 博士  | 教授  | 机械结构不确定性分析与设计  | 湖南大学  | 中国  | 
122  | 陈华伟  | 男  | 博士  | 教授  | 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  | 
123  | 王新云  | 男  | 博士  | 教授  |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  | 
124  | 张建华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微纳制造与半导体显示  | 上海大学  | 中国  | 
125  | 陈永平  | 男  | 博士  | 教授  | 微尺度流动与传热  | 苏州科技大学  | 中国  | 
126  | 李水清  | 男  | 博士  | 教授  | 气固反应流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27  | 王树荣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生物质能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28  | 吴文传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电力系统能量管理与运行控制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29  | 谢开贵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电力系统可靠性  | 重庆大学  | 中国  | 
130  | 毕天姝  | 女  | 博士  | 教授  | 电力系统保护控制  |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  | 
131  | 樊健生  | 男  | 博士  | 教授  |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32  | 陈建兵  | 男  | 博士  | 教授  | 结构抗灾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  | 同济大学  | 中国  | 
133  | 徐长节  | 男  | 博士  | 教授  | 基础工程及土动力学  | 华东交通大学  | 中国  | 
134  | 郭安薪  | 男  | 博士  | 教授  | 桥梁多灾害及控制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  | 
135  | 严登华  | 男  | 博士  | 教授  |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演变机理与适应性调控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  | 
136  | 杜太生  | 男  | 博士  | 教授  | 节水灌溉机理与过程调控  |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  | 
137  | 夏军强  | 男  | 博士  | 教授  | 河流动力学  | 武汉大学  | 中国  | 
138  | 王进廷  | 男  | 博士  | 教授  | 高混凝土坝抗震安全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39  | 刘勇  | 男  | 博士  | 教授  | 新型海岸结构物水动力分析与设计方法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  | 
140  | 张朝阳  | 男  | 博士  | 教授  | 无线通信容量理论与编码传输技术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41  | 艾渤  | 男  | 博士  | 教授  | 高速铁路宽带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 北京交通大学  | 中国  | 
142  | 盛敏  | 女  | 博士  | 教授  | 异构无线网络容量理论及组网方法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  | 
143  | 鄢社锋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水声信号处理与通信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中国  | 
144  | 付琨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遥感图像分析与解译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中国  | 
145  | 章秀银  | 男  | 博士  | 教授  | 基于协同融合的微波器件与系统  | 华南理工大学  | 中国  | 
146  | 王业亮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新型二维原子晶体及在纳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147  | 黄罡  | 男  | 博士  | 教授  | 自适应软件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48  | 刘永进  | 男  | 博士  | 副教授  | 计算几何与图形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49  | 卢湖川  | 男  | 博士  | 教授  | 视频目标跟踪与显著性检测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  | 
150  | 汪萌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多媒体分析与搜索  | 合肥工业大学  | 中国  | 
151  | 谢高岗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互联网性能研究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中国  | 
152  | 於志文  | 男  | 博士  | 教授  | 移动网络环境用户行为感知与分析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  | 
153  | 谢永芳  | 男  | 博士  | 教授  | 有色冶金过程控制理论及应用  | 中南大学  | 中国  | 
154  | 杜文莉  | 女  | 博士  | 教授  | 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  | 华东理工大学  | 中国  | 
155  | 康宇  | 男  | 博士  | 教授  | 面向尾气监测的网络化系统分析、控制及应用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156  | 沈红斌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生物信息分析与处理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157  | 喻俊志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水下仿生智能机器人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中国  | 
158  | 黄攀峰  | 男  | 博士  | 教授  | 空间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  | 
159  | 曾海波  | 男  | 博士  | 教授  | 新型显示发光半导体与发光器件  | 南京理工大学  | 中国  | 
160  | 黎大兵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GaN基紫外光电子器件与材料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161  | 唐江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太阳能电池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  | 
162  | 李泠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半导体器件紧凑模型技术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中国  | 
163  | 江洁  | 女  | 博士  | 教授  | 星敏感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  | 
164  | 王建浦  | 男  | 博士  | 教授  | 有机及钙钛矿光电器件  | 南京工业大学  | 中国  | 
165  | 戴道锌  | 男  | 博士  | 教授  | 硅基光子学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66  | 胡伟达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红外探测器物理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中国  | 
167  | 许金时  | 男  | 博士  | 教授  | 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中国  | 
168  | 寇纲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大数据化决策表征  | 西南财经大学  | 中国  | 
169  | 吴俊杰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社会化媒体大数据挖掘与应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国  | 
170  | 王永贵  | 男  | 博士  | 教授  | 服务营销与创新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中国  | 
171  | 李勇建  | 男  | 博士  | 教授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南开大学  | 中国  | 
172  | 翁文国  | 男  | 博士  | 教授  |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73  | 陈彬  | 男  | 博士  | 教授  | 环境与生态管理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  | 
174  | 方德斌  | 男  | 博士  | 教授  | 电力市场管理与政策建模  | 武汉大学  | 中国  | 
175  | 徐涌  | 男  | 博士  | 教授  | 心血管系统稳态失衡的转录调控  | 南京医科大学  | 中国  | 
176  | 孙爱军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心力衰竭与能量代谢  | 复旦大学  | 中国  | 
177  | 段胜仲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核受体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178  | 王磊  | 男  | 博士  | 教授  | 女性生殖系统遗传病  | 复旦大学  | 中国  | 
179  | 邹卫国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骨发育与重建及相关疾病的机制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  | 
180  | 郝峻巍  | 男  | 博士  | 教授  | 免疫炎症与神经系统疾病  | 天津医科大学  | 中国  | 
181  | 王菲  | 女  | 博士  | 教授  | 重性精神疾病磁共振影像学  | 中国医科大学  | 中国  | 
182  | 董忠军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NK细胞基础免疫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  | 
183  | 王宏林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银屑病免疫学机理及治疗新靶点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  | 
184  | 李华斌  | 男  | 博士  | 教授  | 过敏与鼻部炎症  | 复旦大学  | 中国  | 
185  | 尤涵  | 女  | 博士  | 教授  | 肿瘤生物学  | 厦门大学  | 中国  | 
186  | 卿国良  | 男  | 博士  | 教授  | 代谢与肿瘤  | 武汉大学  | 中国  | 
187  | 周兆才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肿瘤发生及免疫应答的分子细胞信号机制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  | 
188  | 吴晨  | 女  | 博士  | 研究员  | 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中国  | 
189  | 罗俊航  | 男  | 博士  | 教授  | 肿瘤转移耐药的分子预测与治疗的转化研究  | 中山大学  | 中国  | 
190  | 胡国宏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乳腺癌转移与肿瘤微环境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  | 
191  | 赵曜  | 男  | 博士  | 教授  | 垂体瘤的临床综合治疗和转化医学研究  | 复旦大学  | 中国  | 
192  | 徐辉雄  | 男  | 博士  | 教授  | 超声医学  | 同济大学  | 中国  | 
193  | 田梅  | 女  | 博士  | 教授  | 分子影像与核医学  | 浙江大学  | 中国  | 
194  | 王军平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放射医学与防护学  | *第三军医大学  | 中国  | 
195  | 夏敏  | 男  | 博士  | 教授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中山大学  | 中国  | 
196  | 商洪才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中医内科学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中国  | 
197  | 叶敏  | 男  | 博士  | 教授  | 中药药效物质  | 北京大学  | 中国  | 
198  | 盛春泉  | 男  | 博士  | 教授  | 化学治疗药物  | *第二军医大学  | 中国  | 
199  | 张勇慧  | 男  | 博士  | 教授  | 天然药物化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  | 
200  | 王任小  | 男  | 博士  | 研究员  | 分子靶向药物设计理论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中国  |